![]() |
細胞遷移、侵襲及劃痕
|
|||||||||||||||||
[發表評論] [本類其他服務] [本類其他服務商] |
服務商: 漢恒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查看該公司所有服務 >> |
細胞遷移、侵襲及劃痕
一、劃痕實驗
細胞劃痕實驗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檢測細胞運動的方法,實驗成本低,可以用來檢測貼壁生長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能力。
實驗內容:
材料:6 孔板(其他多孔板亦可,但6孔較好,大小適中)、marker筆、直尺、20微升槍頭(滅菌)、無血清培養基、PBS
步驟:所有操作器械都要提前滅菌,直尺和marker筆在操作前用紫外照射30min(超凈臺內)
1.先用marker筆在6孔板背后,用直尺比著,均勻地劃橫線,大約每隔0.5~1cm一道,橫穿過孔。每孔至少穿過5條線。
2.在孔中加入約5X105個細胞,具體數量因細胞大小及特性的不同來設定,掌握為過夜能鋪滿孔板為宜。
3.第二天用槍頭比著直尺進行劃痕,直尺盡量垂直于背后的橫線,槍頭要垂直,不能傾斜。
4.用PBS洗3次,去除劃落的細胞,然后加入無血清培養基。
5.放入37度5% CO2培養箱中進行培養。之后按0,6,12,24小時取樣,拍照。
注意事項:
1. 一般做劃痕實驗,都是在無血清或者低血清狀態下培養的,否則細胞本身的增殖情況就不能忽略。
2. 按照6孔板背后畫線的垂直方向劃痕,可以形成若干交叉點,作為固定的檢測點,這就解決了前后觀察時位置不固定的問題。
二、Transwell檢測遷移
細胞遷移與侵襲實驗將Transwell小室放入培養板中,小室內稱上室,培養板內稱下室,上下層培養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將研究的細胞種在上室內,由于聚碳酸酯膜有通透性,下層培養液中的成分可以影響到上室內的細胞,應用不同孔徑和經過不同處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進行共培養、細胞趨化、細胞遷移、細胞侵襲等多種方面的研究。
實驗步驟:
1. 材料準備:
可拍照顯微鏡,Transwell小室,孔徑8μm,沒包被膠的(Coster和Corning公司的也較常用),Transwell遷移實驗的細胞培養板24孔板。細胞培養板應當與購買的Transwell小室相配套,BD公司的Matrigel,無血清DMEM,(1%胎牛血清)DMEM和1640培養基,DMEM完全培養基,1640完全培養基(也可加到20%血清),無菌PBS,棉簽,胰酶,4%多聚甲醛固定液或者甲醇,結晶紫染液(0.1%(g/ml)PBS結晶紫)
2. 步驟和流程:
2.1基質膠鋪板:
用BD公司的Matrigel 1:8(根據細胞產生mmp的量來決定)稀釋,包被Transwell小室底部膜的上室面,置37℃30min使Matrigel聚合成凝膠。使用前進行基底膜水化。
2.2制備細胞懸液
①制備細胞懸液前可先讓細胞撤血清饑餓12-24h,進一步去除血清的影響。但這一步并不是必須的。
②消化細胞,終止消化后離心棄去培養液,(用PBS洗1-2遍),用含BSA的無血清培養基重懸。調整細胞密度至5×105/ml。
2.3接種細胞
①取細胞懸液1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
②24孔板下室一般加入600µl含20%PBS的培養基,特別注意的是,下層培養液和小室間常會有氣泡產生,一旦產生氣泡,下層培養液的趨化作用就減弱甚至消失了,在種板的時候要特別留心,一旦出現氣泡,要將小室提起,去除氣泡,再將小室放進培養板。
③培養細胞:常規培養12-48h(主要依癌細胞侵襲能力而定)。24h較常見,時間點的選擇除了要考慮到細胞細胞侵襲力外,處理因素對細胞數目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2.4結果統計
直接計數法,“貼壁”細胞計數,這里所謂的“貼壁”是指細胞穿過膜后,可以附著在膜的下室側而不會掉到下室里面去,通過給細胞染色,可在鏡下計數細胞。
1. 取出Transwell小室,棄去孔中培養液,用無鈣的PBS洗2遍,甲醇固定30分鐘,將小室適當風干。
2. 0 .1%結晶紫染色20 min,用棉簽輕輕擦掉上層未遷移細胞,用PBS洗3遍。
3. 400倍顯微鏡下隨即五個視野觀察細胞,記數。
三、 Transwell檢測侵襲
transwell侵襲實驗就是用一層膜將高營養的培養液和低營養的培養液隔開,細胞放在低營養的培養液里,細胞會往高營養的培養液方向移動。應用不同孔徑和經過不同處理的聚碳酸酯膜,就可以進行共培養、細胞趨化、細胞遷移、細胞侵襲等多種方面的研究。
實驗內容:
(1)共培養體系:
小于3.0um孔徑條件下,細胞不會遷徙通過,因此,若研究不涉及細胞運動能力,不需要細胞穿過聚碳酸酯膜,則應選擇3.0µm以下孔徑。常用0.4、3.0µm。我們實驗室用的是0.4µm。將細胞A種于上室,細胞B種于下室,可以研究細胞B分泌或代謝產生的物質對細胞A的影響。
(2)趨化性實驗
可用5.0、8.0、12.0µm膜,上室細胞可穿過聚碳酸酯膜進入下室,計數進入下室的細胞量可反映下室成分對上室細胞的趨化能力。
①細胞B對細胞A的趨化作用:將細胞A種于上室,細胞B種于下室,可以研究細胞B分泌或代謝產生的物質對細胞A的趨化作用。
②趨化因子對細胞的趨化作用:將細胞種于上室,下室加入某種趨化因子,可研究該趨化因子對細胞的趨化作用。
(3)腫瘤細胞遷移實驗
常用8.0、12.0µm膜,上室種腫瘤細胞,下室加入FBS或某些特定的趨化因子,腫瘤細胞會向營養成分高的下室跑,計數進入下室的細胞量可反映腫瘤細胞的遷移能力。
(4)腫瘤細胞侵襲實驗常用8.0、12.0µm膜,原理與腫瘤細胞遷移實驗類似。
在聚碳酸酯膜上涂上一層基質膠,模仿細胞外基質,上室種腫瘤細胞,下室加入FBS或實驗設定的藥物或者影響因子,細胞會分泌相關酶類消化模擬細胞外基質膜的基質膠,從而從上室遷移到下室,通過計數進入下室的細胞量測定細胞的侵襲能力。
實驗圖片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