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輪狀病毒抗原檢測與應用技術
瀏覽次數(shù):129 發(fā)布日期:2025-7-9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一、病毒概述與抗原組成
犬輪狀病毒(Canine Rotavirus, CRV)屬于呼腸孤病毒科輪狀病毒屬,為雙鏈 RNA 病毒,具有二十面體對稱的雙層衣殼結構。其主要抗原成分包括:
- 結構蛋白抗原:衣殼蛋白 VP1、VP2、VP3、VP4、VP6、VP7;
- 非結構蛋白抗原:NS2、NS3 等(免疫原性較弱)。
其中,VP4 和 VP7 是決定病毒血清型的主要中和抗原,也是疫苗研發(fā)和診斷的核心靶點。
二、關鍵抗原蛋白結構與參數(shù)
1. VP7 蛋白(糖蛋白,G 抗原)
參數(shù)類別具體信息
分子量
約 38-40 kDa(因糖基化程度不同略有差異)
氨基酸殘基數(shù)
約 340-350 個氨基酸
結構特征
- 由 3 個結構域組成:A(N 端,β- 三明治結構)、B(中央,α- 螺旋)、C(C 端,免疫顯性環(huán))
- 含 10-12 個保守半胱氨酸,形成 5 對二硫鍵
- 糖基化位點集中于 B 結構域(Asn130、Asn220 等)
功能
- 介導病毒與宿主細胞表面糖脂受體結合
- 誘導宿主產生中和抗體,決定 G 血清型(犬輪狀病毒主要為 G3、G6、G8 型)
2. VP4 蛋白(蛋白酶敏感抗原,P 抗原)
參數(shù)類別具體信息
分子量
約 88-90 kDa(未切割前),切割后形成 VP5*(約 60 kDa)和 VP8*(約 28 kDa)
結構特征
- 未切割時含信號肽(Met1-Leu18)、蛋白酶切割位點(Arg240-Gly241)
- VP8含碳水化合物結合結構域(CBM),VP5含跨膜結構域模擬區(qū)
功能
- 蛋白酶切割后暴露 VP5的膜融合位點,促進病毒內吞
- VP8識別宿主腸上皮細胞表面唾液酸受體
- 決定 P 血清型(犬中常見 P [3]、P [5]、P [6] 型)
3. VP6 蛋白(群特異性抗原)
參數(shù)類別具體信息
結構特征
- 形成病毒衣殼的內層蛋白,由 7 個保守的 α- 螺旋重復組成,形成 “果凍卷”(jelly roll)結構
- 含群特異性抗原表位(A、B、C 抗原位點)
功能
- 維持病毒衣殼穩(wěn)定性
- 誘導非中和性抗體,用于輪狀病毒屬的通用檢測(如群特異性 ELISA)
三、抗原三維結構與免疫識別
以 VP7 為例:
- 一級結構:
- 信號肽(1-18 位氨基酸)→ 保守半胱氨酸區(qū)(Cys25-Cys320,形成二硫鍵網絡)→ 糖基化位點(Asn110、Asn200 等)。
- 二級結構:
- β- 折疊占比約 50%(形成 A 結構域的核心),α- 螺旋占比約 30%(分布于 B、C 結構域),免疫顯性環(huán)(如 Loop 1、Loop 3)富含親水氨基酸。
- 抗原表位:
- 中和表位集中于 C 結構域的 Loop 區(qū)(如氨基酸殘基 240-260、280-300),可被單克隆抗體(mAb)特異性識別;
- 糖基化修飾可掩蓋部分表位,影響抗體結合效率。
四、抗原變異與血清型分布
- G 型多樣性:
- 犬輪狀病毒主要流行株為 G3 型(占 60-70%),其次為 G6、G8 型,偶見 G1、G2 型跨種感染(來自人或豬輪狀病毒)。
- P 型組合:
- G3 型常與 P [3] 型組合(G3P [3]),G6 型多為 G6P [5],G8 型為 G8P [6]。
- 抗原漂移:
- VP7 和 VP4 的高變區(qū)(如 VP7 的 E 區(qū)、VP4 的 P2 區(qū))因 RNA 重組或點突變發(fā)生變異,導致血清型轉換,是疫苗逃逸的主要原因。
五、抗原檢測與應用技術
-
診斷方法
技術類型檢測抗原原理與應用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VP6、VP7
快速檢測糞便中的輪狀病毒群抗原,適合臨床初篩(如 RIDASCREEN® Rotavirus)
ELISA
VP6(群特異性)
定量檢測犬腹瀉樣本中的輪狀病毒抗原,特異性 > 95%(參考抗體:抗 VP6 mAb 2B5)
中和試驗
VP7、VP4
基于血清對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用于血清型分型(需細胞培養(yǎng))
電鏡觀察
病毒顆粒抗原
直接觀察糞便中的輪狀病毒 “車輪狀” 衣殼結構,需結合免疫電鏡(IEM)提高特異性
-
疫苗研發(fā)
- 減毒活疫苗:如犬輪狀病毒 SA11 株(猴源 G3 型)與犬源株的重組疫苗,誘導針對 VP7 和 VP4 的中和抗體;
- 亞單位疫苗:利用昆蟲細胞表達 VP7 蛋白,制備病毒樣顆粒(VLPs),具良好免疫原性(如 VP7 VLPs 可誘導 IgA 和 IgG 應答)。
六、與其他動物輪狀病毒抗原的比較
抗原類型犬輪狀病毒(CRV)人輪狀病毒(HRV)豬輪狀病毒(PRV)差異特征
優(yōu)勢 G 型
G3、G6、G8
G1-G4、G9、G12
G5、G9
犬 G3 型 VP7 的糖基化位點更多(Asn220),免疫原性更接近豬 G5 型
P 型組合
P[3]、P[5]、P[6]
P[8]、P[4]、P[6]
P[5]、P[7]
犬 P [3] 型 VP4 的蛋白酶切割位點(Arg240)更易被宿主胰酶識別
VP6 抗原表位
保守區(qū) AA200-220(A 位點)
AA180-200(A 位點)
AA210-230(A 位點)
犬 VP6 的 B 位點(AA250-270)存在獨特的甘氨酸富集區(qū),與人 / 豬交叉反應性低
七、臨床意義與研究進展
- 診斷標志物:VP7 和 VP6 是犬輪狀病毒感染的主要檢測靶點,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檢出率(尤其混合感染時);
- 免疫逃逸機制:VP7 的 N 糖基化(如 Asn130 糖鏈)可阻礙中和抗體結合,是病毒在犬群中持續(xù)流行的原因之一;
- 跨種傳播風險:犬 G3P [3] 型與豬 G5P [3] 型 VP7 氨基酸同源性達 85%,可能通過重組產生宿主范圍擴大的新毒株。
八、數(shù)據參考
- 基因與蛋白數(shù)據庫:
- VP7(G3 型):GenBank 登錄號 M65152,蛋白登錄號 AAA49007.1
- VP4(P [3] 型):GenBank 登錄號 M60184,蛋白登錄號 AAA48998.1
- 結構參考:
- 人輪狀病毒 VP7 晶體結構(PDB 1P8Q)可作為犬 VP7 同源建模模板,序列同源性約 70%;
- VP4 切割后 VP8 * 的結構(PDB 4PQR)顯示 CBM 區(qū)與唾液酸的結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