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病原料-貓皰疹病毒(FHV)單抗的制備與在病毒檢測中的作用
瀏覽次數:40 發布日期:2025-7-1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一、基本概念
貓皰疹病毒(Feline Herpesvirus-1,FHV-1)是引起貓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可導致貓鼻氣管炎等疾病。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 mAb) 是通過雜交瘤技術制備的、針對單一抗原表位的高特異性抗體,在病毒檢測、治療及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制備原理與方法
抗原制備
提取 FHV-1 的特異性抗原(如糖蛋白 gB、gC 等),通過滅活或純化處理后作為免疫原。
動物免疫
選用小鼠或兔子等動物,多次免疫以刺激 B 淋巴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
雜交瘤細胞構建
取免疫動物的脾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通過篩選培養基(如 HAT 培養基)篩選出能穩定分泌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單克隆抗體純化
對雜交瘤細胞培養上清或動物腹水進行純化(如 Protein A/G 親和層析),獲得高純度單克隆抗體。
三、主要功能與應用
病毒檢測與診斷
免疫學檢測:用于 ELISA、免疫熒光(IF)、免疫組化(IHC)等方法,快速檢測貓分泌物、組織樣本中的 FHV-1 抗原,輔助臨床診斷。
病毒分型與抗原分析:通過識別不同毒株的抗原表位,分析病毒變異情況。
抗病毒治療研究
中和病毒活性:單克隆抗體可特異性結合 FHV-1 表面蛋白,阻止病毒吸附和侵入宿主細胞,在動物實驗中用于抗病毒治療探索(如聯合干擾素使用)。
基礎研究工具
用于研究 FHV-1 的感染機制、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或作為工具抗體標記病毒蛋白。
四、優勢與局限性
優勢
高特異性:僅識別 FHV-1 的單一抗原表位,減少交叉反應。
一致性:可大量制備且性質穩定,適用于標準化檢測和研究。
局限性
單一位點中和能力有限:若病毒抗原表位突變,可能導致抗體失效。
生產成本較高:雜交瘤細胞培養和純化工藝復雜,臨床大規模應用受限。
五、臨床與科研進展
檢測試劑盒開發:基于單克隆抗體的 FHV-1 檢測試劑盒已廣泛應用于獸醫臨床,如快速檢測試紙條或實驗室診斷試劑。
治療性抗體探索:部分研究嘗試將中和性單克隆抗體與抗病毒藥物聯用,提高對重癥感染貓的治療效果,但目前仍處于實驗階段。
疫苗研發輔助:單克隆抗體可用于評估疫苗誘導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優化疫苗設計(如靶向關鍵抗原表位)。
六、與其他貓病抗體的關聯
與貓杯狀病毒(FCV)、貓瘟病毒(FPV)等病原體的單克隆抗體類似,FHV 單克隆抗體常作為多聯檢測試劑的組分,用于貓呼吸道疾病的鑒別診斷。
在貓傳染病防控中,單克隆抗體與疫苗、干擾素等聯合使用,可形成 “預防 + 診斷 + 治療” 的綜合方案。
七、注意事項
保存與使用:單克隆抗體需低溫(如 - 20℃)保存,避免反復凍融,使用時需根據實驗需求調整濃度。
臨床應用限制:目前治療用單克隆抗體尚未大規模商業化,獸醫臨床仍以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