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組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對蛋白質的定量分析。傳統的相對定量方法提供了蛋白質相對豐度的信息,但無法精確地測量蛋白質的絕對豐度。為了克服這一限制,研究人員開發了許多先進的技術,用于蛋白組的絕對定量分析。本文將詳細介紹蛋白組學研究中常用的先進技術,用于蛋白組的絕對定量分析,為讀者揭示蛋白組定量的最新進展和應用。
一、同位素標記定量法:
1.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ILAC):
通過在細胞培養中使用同位素標記的氨基酸,實現蛋白質的定量分析。
2.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
使用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對蛋白質樣品進行標記,然后通過質譜分析實現蛋白質的絕對定量。
二、平行反應監測定量法:
1.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SRM):
通過質譜分析選擇性地監測特定的肽段,實現對蛋白質的絕對定量。
2.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
類似于SRM,通過質譜分析同時監測多個特定的肽段,實現蛋白質的絕對定量。
圖1
三、蛋白質豐度計算法:
1.Top3計算法:
根據質譜分析中前三個峰值的肽段信號,推算出蛋白質的相對豐度和絕對豐度。
2.Protein Abundance Index(PAI):
通過蛋白質的譜計數和理論譜計數之比,估算蛋白質的相對豐度和絕對豐度。
四、平行反應DNA定量法:
Digital PCR(dPCR):通過將DNA樣品分割成許多微小的反應體積,實現DNA的絕對定量。
五、選擇合適的技術的考慮因素:
1.樣本性質:不同的樣本類型可能需要不同的定量方法,如細胞培養上清、組織樣本或體液樣本等。
2.研究目的:根據研究的目的,如蛋白質鑒定、定量或蛋白質交互作用的研究,選擇合適的定量方法。
3.技術條件:考慮實驗室設備和技術水平,選擇適合的技術進行蛋白質的絕對定量。
蛋白組的絕對定量分析在生物藥物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同位素標記定量法、平行反應監測定量法、蛋白質豐度計算法和平行反應DNA定量法等先進技術為蛋白組的絕對定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選擇合適的定量技術時,需要綜合考慮樣本性質、研究目的和實驗條件等因素。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將為蛋白組學研究提供更精確和可靠的定量數據,推動生物藥物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進展。
圖2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生物制品表征,多組學生物質譜檢測優質服務商
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