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事件專題-地溝油成分的檢測方法
瀏覽次數:4370 發布日期:2011-9-19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地溝油事件回放
2010年3月20日,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在重慶胖媽爛火鍋西安總店,發現其存在泔水油回收裝置,現場查獲的賬單也表明火鍋店涉嫌回收地溝油。據此,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以涉嫌回收泔水油二次利用,違反《食品安全法》,責令該店停業整頓。此事在全國范圍引發對地溝油的聲討,但至今地溝油仍然沒有銷聲匿跡。
2011年9月,浙江、山東、河南等地公安首次全環節破獲一起特大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毀了涉及14個省的“地溝油”犯罪網絡,一條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六大環節的地溝油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警方有證據表明,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的地溝油已流入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糧油批發市場。由此,“地溝油”流向餐桌的傳聞得到證實。
“你一定也吃過地溝油!蔽錆h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對記者這樣說,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和油脂工作組組長。據他估計,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300萬噸。而中國人一年的動、植物油消費總量大約是2250萬噸——也就是說,按照比例,你吃10頓飯,可能有1頓碰上的就是地溝油。
地溝油的主要成分究竟是什么?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如何檢測地溝油?作為國內生物行業專業媒體,中國生物器材網特對此進行專題報道。
■地溝油的主要成分
▪初步分析
地溝油實際上是一個泛指的概念,是人們在生活中對于各類劣質油的統稱。
地溝油成分和普通的油主要成分差不多,就是有很多的雜質。傳統意義上的地溝油在細菌總數、生物胺、酸價、膽固醇、羰基價、丙二醛、重金屬、丙烯醛等指標方面均嚴重超標。人體攝入會使細胞功能衰竭,誘發多種疾病,甚至致癌。
“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地溝油的檢測標準!笔惺称钒踩O控中心主任路勇告訴記者,檢測食用油脂是否合格、安全,依據的是2005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但這一標準通常用來確定企業正常生產的食用油是否合格,并沒有預先將“地溝油”這一極端惡劣的“生產”方法考慮進去,因此,現有國標無法用來測定油脂是否屬于地溝油。
北京市食品安全辦介紹說,2011年6月份以來,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組織行業內檢測專家,對“地溝油”鑒定技術開展評估。沒有“地溝油”樣本,檢測人員就支起炒鍋,模擬真實版的“地溝油”產生過程,隨后又支起容器煮沸,將油水分離,再用吸附劑去除雜質,用活性炭除味、提煉……在近3個月里,檢測人員綜合運用色譜分析、光譜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鑒定技術等現代分析測試手段,先后對80多個技術指標進行了全方位篩選,通過對油中殘留物的鑒定,最終確定了查出“地溝油”的4類有效指標,初步建立了“地溝油”檢測的指標體系。
▪4類指標讓地溝油現出原形
第一項指標:多環芳烴(PAHs)。多環芳烴是食用油加熱如炒、烤、炸、煎等后產生的含多個苯環的芳香族化合物,屬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絕大多數PAHs已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列為致癌物。
第二項指標:膽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膽固醇或含量極低。技術人員根據地溝油中可能含有動物源性成分,推斷如果檢出膽固醇并超過一定范圍,可懷疑該油脂為地溝油。
第三項指標:電導率。正常油脂幾乎是不導電的,但油脂酸敗后產生的各種極性物質可使油脂產生導電性。地溝油由于摻雜了大量金屬離子而產生導電性,電導率較高。
第四項指標:特定基因組成。地溝油是多種不同來源的廢棄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動物油脂,檢測人員根據分子生物學基因鑒定方法,鑒定油脂中的動物基因,來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動物源性成分。檢測中心的趙琳娜博士告訴記者:“從油中提取非常微量的動物DNA片段,也就是動物的基因序列,是極其困難的,在國際上都是一個技術性障礙。我們試驗了很多方法才找到提取動物基因的辦法!
從上文可以看出,如果通過實驗方法獲得樣品油的多環芳烴(PAHs)、膽固醇、電導率、特定基因組成等指標參數,就可以斷定此油樣是否是地溝油。以下是中國生物器材網收集并整理的相關資料,以供感興趣的朋友參考。
▪多環芳烴(PAHs)
吳雪美等利用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了食品中的多環芳烴(PAHs)類物質。他們選取了熒蒽,苯并(k)熒蒽,苯并(b)熒蒽,苯并芘(BaP),苯并(g,h,i)等具有致癌或者致突變效應的多環芳烴,測定了其在食品中的含量。研究表明,熒蒽,苯并(k)熒蒽,苯并(b)熒蒽,苯并芘(BaP),苯并(g,h,i)芘的檢測限分別為0.12,0.0128,0.0214,0.0412,0.126 ns/mL(進樣量5皿),定量限分別為0.4,0.0428,0.0713,0.137,0.42 ng/mL回收率在85%-100%以內。該方法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定量準確。[點擊下載相關文章,提取碼:ca0bhq9a]
▪膽固醇
郭濤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地溝油中膽固醇含量,繼而定性分析食用油中是否摻地溝油。實驗結果表明,當待檢菜籽油樣品中膽固醇的含量大于0.05mg/g 時,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膽固醇色譜峰,且菜籽油中膽固醇含量隨地溝油的增加呈線性增加,而合格的食用植物油未檢測出膽固醇?衫么颂卣髯鳛榕袛嘀参镉椭惺欠駬交炝说販嫌偷囊罁。[點擊下載相關文章,提取碼8b1mc30p]
▪電導率
朱銳等通過電導率測定鑒別食用植物油摻入地溝油檢測方法。通過對比地溝油、合格食用油、摻假食用植物油電導率方法,結果表明,地溝油經提取后水相平均電導率為100.7 μs/ cm,是菜籽油10 倍,大豆色拉油10 倍,芝麻油11 倍。地溝油以不同質量分數摻入到菜籽油中,摻假量與電導率呈線性關系,且由單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摻假量對電導率影響顯著;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 = 91.41X+12.49,R2 = 0.996,其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ρ<0.01)。電導率可用于地溝油摻入食用植物油鑒別檢測。[點擊下載相關文獻,提取碼so8cmqur]
▪特定基因組成
吳珊等研究了針對轉基因產品中轉入的目的基因以及啟動子、終止子,設計了相應引物35SCP142、CPNOS165。通過對引物的調整,使PCR 擴增產物的大小控制在100~170bp,從而提高了檢測靈敏度。在25μl 的PCR 反應體系中,可以檢測到0.01ng 的外源DNA。[點擊下載相關文獻,提取碼fefo3snm]
本文通過一些常見的分析技術,重點討論了對地溝油的四類指標的檢測。相信通過政府、監管部門、人民群眾的齊心協力,地溝油事件不再與我們相見。
NEW 最新報道(10月13日):
地溝油無檢測標準
目前國內尚未有檢測地溝油的統一標準,F行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2716—2005)中,關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標檢測包括酸價、過氧化值、浸出油溶劑殘留、游離酚(棉籽油)、總砷、鉛、黃曲霉毒素、苯并芘、農藥殘留共9項指標,分別對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進行不同的標準檢測。
但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溝油。而專家稱,標準里這9項基本的食用油檢測指標,即使是地溝油煉出來的油也都可能合格,根本無法針對地溝油去進行辨別性檢測。
專家稱北京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的檢測指標難識別地溝油
昨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透露,此次對地溝油檢測方法的認定,專家們采用了專業化的“雙盲”實驗!半p盲”實驗經常被用在新藥的效果實驗中。中國疾控中心有關人士向記者解釋,在此次驗證過程中,一組是食用油,另一組是不同濃度的地溝油,專家們在不知道具體分組的情況下,利用征集到的方法,對油進行逐一檢查,看哪一方法能把兩種油有效地區分開,但遺憾的是“結果并不好”。
拿了地溝油就是測不出
此前,北京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發布,檢驗地溝油最關鍵是展開四大類核心指標檢測,分別是多環芳烴、膽固醇、電導率和特定基因組成。其中,致癌物多環芳烴被認為是目前地溝油安全風險中已被證實的最大危害成分。
但是,此次被否定的方法中,也參考了北京提出的指標。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說,目前尋找的地溝油的檢測方法要具有可靠性和特異性。但是,目前實驗的方法都是不行的。“明明拿了地溝油檢測,但是檢測不出來!
以北京的檢測方法為例,地溝油經過人為特殊處理后,檢測發現并不是所有地溝油樣品都含有多環芳烴。所以,北京的指標在鑒別地溝油里也是不行的。
編者:中國生物器材網將繼續追蹤有關地溝油檢測的最新動態,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