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組學
代謝組學發展至今,代謝組學技術已經遠遠超出了標準臨床化學技術的范圍,能夠精確分析數百至數千種代謝物。代謝組學提供了代謝表型的詳細表征,并可以在許多水平上進行精密醫學研究,包括表征疾病基礎的代謝紊亂,發現新的治療靶標以及發現可用于診斷疾病或監測治療藥物的活性。
最常見的代謝組學分析方法是質譜(MS)和核磁共振(NMR)光譜。質譜技術又分為LC-MS和GC-MS。其基本原理是使試樣中各組分在離子源中發生電離,生成不同荷質比的帶電荷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形成離子束,進入質量分析器。在質量分析器中,再利用電場和磁場使發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將它們分別聚焦而得到質譜圖,從而確定其質量(質荷比),并通過質荷比的強度進行定量或半定量分析。NMR則是一種基于外部磁場變化引起的原子核能量吸收和再發射原理的光譜技術。NMR產生的光譜數據可用于量化濃度和表征代謝物的化學結構。
代謝組學技術的選擇主要基于研究的目的,樣品類型等。NMR所需的樣品制備較少,并且產生的光譜與化合物濃度成線性關系。但是,NMR的靈敏度相對較低,因此通常只能檢測到最豐富的物種并且檢測物質種類少,需要較長的純化過程等因素限制了該方法的大面積使用。而質譜技術結合有效的樣品前處理,以及與色譜分離相結合,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以及良好的動態水平,這使得質譜尤其是高分辨LC-MS特別適用于非靶向和靶向代謝組學。簡單來說,只要該物質能夠離子化并且被檢測器捕捉,即可在LC-MS中被檢測到。因此,采用優化的樣品前處理條件,根據檢測目的選擇不同的色譜質譜檢測方法及流程化的操作規范,也是代謝組學分析成功的重要基礎。百泰派克完善的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也為您的樣品檢測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百泰派克代謝組學分析方案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 (GC-MS): 常用于水溶性代謝物(需要衍生化)、部分脂類和有機酸的靶向分析。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 (LC-MS): 非靶向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非靶向脂質組學,靶向脂質組學。常用于氨基酸、糖類、醇類、有機酸、胺類、TCA循環中間體等水溶性小分子以及脂質大分子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
核磁共振法 (NMR Spectroscopy): 常用于簡單樣品或純化樣品的的物質鑒定和分析
*除血液,血清等易處理樣品外,來自細胞、組織、器官或細菌等樣品均可進行代謝組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