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屆國際后基因組生命科學技術學術論壇(9'IFPT)
2013年11月7-8日 | 深圳
生命科學的發展已進入后基因組時代,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學者與國際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提高學術研究水平,把握最新研究動態,促進生命科學領域的發展,定于2013年11月7、8日在深圳市舉辦“第九屆國際后基因組生命科學技術學術論壇(9'IFPT)”。本會議為國際系列會議,已成功在西安、南京、桂林、杭州、蘇州、北京、重慶和京都舉辦了八屆會議。現將本次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及協辦單位
主辦單位: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深圳科創委。
協辦單位:深圳虛擬大學園管理服務中心。
二、會議時間與地點
會議時間:2013年11月7-8日。
報到時間:2013年11月6日。
會議地點: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高新虛擬大學園樓A212
三、會議注冊
請在網站( http://www.ifpt.net )上下載注冊表并按照要求填寫后,發送至電子郵箱:IFPT2013@126.com。注冊表命名:姓的全拼_名字的全拼, 例如注冊人是張曉云時,其文件名格式為:Zhang _xiaoyun.xls
注冊信息由會務組匯總,并給予參會者唯一注冊號,該注冊號將用于墻報的展出及評選,請參會者注意保存。
注冊截止日期:2013年9月30日。
注冊費用:正式代表1200元;學生代表(憑有效證件)800元。報到時現場繳納。注冊費包括會議論文集光盤刻錄費、專家評審費、會議期間用餐費、半日深圳考察交通費;注冊費不包括住宿費、論文出版相關費用。
住宿預訂:會議統一安排住宿,費用自付,約350元/間/日。
四、會議主題及投稿:
會議主題:納米技術;細胞分析技術;基因檢測技術(基因突變與SNP檢測、基因測序、基因表達分析等);生物信息學和計算生物學;微陣列技術;生物傳感器和微流體芯片;生物分子功能等。
會議語言:英語。
論文投稿:請將論文的電子稿發送至電子郵箱:IFPT2013@126.com
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9月30日。
投稿要求:符合本次會議主題的英文稿件。包括:1)投稿人注冊號;2)主題分類(參照會議主題);3)論文題目;4)作者姓名;5)摘要(約150字)和關鍵詞(6個以內);6)正文。請務必先注冊,后投稿。
稿件格式:http://www.aspbs.com/main.html 上JNN 雜志的要求,文件大小不超過3M(請大家務必注意投稿論文的字數和圖片數量及大小)。
稿件命名:姓的全拼_名字的全拼,例如投稿人是張曉云時,其文件名格式為:Zhang _xiaoyun.doc
所有符合要求的稿件將由會務組匯總并以光盤的形式附送給參會代表。
五、論文出版:
由于目前ISTP收錄系統的改變,本次會議將選擇100篇左右的優秀論文以專刊形式出版于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JNN)(SCI收錄,跟正式期刊一樣,IF=1.563)。根據雜志要求,所有論文必須經過同行專家評議,主委會將專門組織專家評審,并作適當修改指導。
優秀論文選拔辦法:1)所有參與評選的論文必須制作墻報,根據注冊號排列展出位置,由專家評審組評選優秀論文;2)口頭匯報為會前已選出的優秀論文。
注意事項:1)每人限投一篇,每篇至少有1名作者參會;只投稿不參會的論文將不參加優秀論文評選;內容不符合會議主題或只投摘要的論文將不參與優秀論文評選。2)嚴禁一稿多投,該雜志的IF約為1.6請參會代表仔細斟酌,會后將根據自愿的原則投稿JNN出版;3)被選出的優秀論文請根據JNN的出版要求投稿、審稿、出版,投稿版面費用由雜志編輯部直接收取,約為100美金/頁。組委會僅組織專家審稿(審稿費由會務組支付),投稿責任自負。
六、聯系方式:
聯 系 人:封利穎 徐澍
聯系電話:025-84514223,025-80860196
傳 真:025-84514223
電子郵件: IFPT2013@126.com
通信地址:南京市中山東路293號
郵 編:210002
“國際后基因組學術論壇”簡介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生命科學的發展已經進入后基因組時代,很多生物學與醫學相關領域的新方法與新技術隨之產生,出現了許多新興的交叉與邊緣學科,如納米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表觀遺傳學等,極大地推動了后基因組研究的進展。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開始相互合作與交流,將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工程學等各種學科的理論與知識進行融合,不斷創造出用于后基因組研究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為了促進各學科領域學者的相互交流,2001年由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日本日立研究所研究員神原秀記(Hideki Kambara)發起,2002年在中國西安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后基因組學術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f Post-Genome Technologies, IFPT’1),隨后于2004年在南京召開了第二屆(IFPT’2),2005年在桂林召開了第三屆(IFPT’3),2006年在杭州召開了第四屆(IFPT’4),2007年在蘇州召開了第五屆(IFPT’5),2009年在北京召開了第六屆(IFPT’6),2011年在重慶召開了第七屆(IFPT’7),2012年在日本京都召開了第八屆(IFPT’8)。歷屆會議均吸引了超過200位國內外學者參會,緊密圍繞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基因檢測技術(基因突變與SNP檢測、基因測序、基因表達分析等)、生物信息學和計算生物學、單細胞分析、微陣列技術、生物傳感器和微流體芯片、納米生物科學、生物分子功能等方面的重要科學問題及關鍵技術展開討論,極大地推動與促進了國內外在后基因組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獲得了國內外學者的一致好評。
第九屆國際后基因組學術論壇(IFPT’9)將于2013年10月在深圳召開,會議將繼續以基因組學相關技術、生物傳感器和微流體芯片技術、單細胞分析技術、微陣列技術、納米生物學技術、單分子檢測技術、蛋白質組學相關技術、生物分子功能研究、生物信息學和計算生物學等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參會作大會報告,并就有關學術問題展開深入討論,預計會議規模預計在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