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Technologies舉辦Ion Torrent半導體測序應用講座
瀏覽次數:3941 發布日期:2013-9-13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夏末秋初,Life Technologies專程邀請了中國微生物研究一線的學者和專家,在廣州、北京和杭州臨安三地舉行了巡回講座(8月30日廣州場、9月6日北京場、9月12日杭州臨安場),與廣大Ion Torrent的現有用戶,及對半導體芯片測序技術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分享經驗、切磋探討。
高通量測序技術為現代生命科學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Lif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Ion Torrent半導體測序技術則是測序技術的一大創新進展,它讓測序變得既快速又經濟,越來越多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應用也得以借此技術得到實現。在Ion PGM測序儀推出的2年間,全球已經發表了80多篇微生物學方向的論文。
現場展出的Ion PGM™半導體芯片測序儀及ProFlex™ PCR系統
三地會場座無虛席 到會嘉賓專注聽講
Life Technologies大中華區基因分析事業部總監 Dale Patterson先生致詞
來自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的高通量測序平臺負責人孫樂樂女士為大家介紹了藥明康德基因組中心Ion PGMTM 平臺在流感病毒A分型中的運用。她提到,盡管近年來二代測序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生物制藥領域,但Ion PGM測序儀仍然以其獨特精準的測序原理和快速靈活的測序方式在細菌分型、病毒分型和發現新菌株方面展現了巨大的優勢和潛力。
生工生物的測序平臺負責人楊吉元老師帶來了標題為“16S宏基因組測序應用”的報告,報告中他對市場上常見的高通量測序三大平臺做了橫向比較,并從微生物宏基因組測序、基因組測序、轉錄組測序、微生物(寄生體)宏轉錄組測序幾個方面介紹了高通量測序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他認為,隨著Ion PGM測序長度的不斷升級,該測序平臺在微生物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業內一線的專家與大家分享實例、心得
來自Life Technologies的技術團隊在會上介紹半導體測序技術
作為禽病研究的專家,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的陳繼明主任向大家介紹了不久之前的H7N9 疫情并分析了其中的風險,以及高通量測序技術在新發傳染病方面的應用原理和案例。
此外,北京會場圣谷同創高級工程師蔡斌先生也從公共衛生的角度切入,介紹了Ion PGM™平臺上進行結合分枝桿菌的耐藥性檢測,比對了現有的多種耐藥檢測方法之后,他提出:使用Ion Ampliseq™定制引物從提取菌株到得到突變位點僅需要3天時間,不僅使靶向用藥實際可行,而且也大大節約了病人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在巡回講座中,三地的參會嘉賓不僅獲得了半導體測序技術的基礎知識,更從中國一線的微生物學應用專家處了解到了Ion Torrent半導體測序技術在該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實際應用方法,更有機會與業內專家面對面地提問、交流、互動。Life Technologies旗下的Ion Torrent半導體測序平臺也承諾,將不斷的革新技術,一如既往的為廣大科學家帶來“快速、簡約、擴展”的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