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將于明年5月在上海舉行
瀏覽次數:5088 發布日期:2009-8-8
來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科學抗癌,讓生活更美好
2009年8月7日下午,“第六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富豪環球東亞酒店隆重舉行。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腫瘤醫院院長郝希山,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李衛平,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王衛平出席會議并致辭,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蔣國梁院長就會議組織籌備情況作了簡單介紹,黨委書記孫斌主持會議并致開幕辭。

由中國抗癌協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辦,國際抗癌聯盟(UICC)、復旦大學協辦,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承辦的“第六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九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將定于2010年5月21-23日在2010年世博會主辦城市——上海隆重舉行。中國腫瘤學術大會代表了全國腫瘤學界最高水平的學術論壇,每兩年舉辦一次,自2000年首次在北京召開以來已成功地舉辦了五屆。本次會議將繼續本著加強腫瘤學術交流,提高腫瘤診治水平的宗旨,將為國內外腫瘤學者提供最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
2010年第六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主題為“科學抗癌,讓生活更美好”。會議將采取特邀報告、專題講座、分會報告、壁報、衛星會議等形式,就腫瘤的發病機理、基礎研究、內外科治療、放射治療、生物治療、康復與姑息治療、影像學與介入治療、多學科綜合治療、護理研究等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學術交流。這也將是一場匯聚全球最新腫瘤研究進展和最高水準的學術論壇。
本次會議得到了國際抗癌聯盟(UICC)的協助。會議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并作精彩的學術報告。本屆大會召開恰逢上海世博會期間,預計將有4000余人參加本屆大會,齊聚上海灘共享世博會,進行腫瘤學最前沿、最新進展的學術交流。
郝希山院士在致辭中提到,近20年來,我國癌癥死亡率上升了29.42%,在35歲~59歲最佳工作年齡段死亡的原因中,癌癥居于各類死因之首。目前,我國腫瘤發病率約為200/10萬,我國每年新發癌癥病例約220萬以上,每年在治患者600萬以上,每年死于癌癥人數超過160萬,腫瘤的醫療費用在每年1500億以上。是造成我國最佳勞動力損失和醫療費用上漲的主要原因。根據目前我國對腫瘤防治的現狀,預計2020年前我國癌癥的發病率不會下降。
雖然人們對在21世紀攻克癌癥滿懷希望,但由于癌癥的病因復雜、診斷和治療的困難,加上社會經濟因素等,最終攻克癌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癌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綜合治療,仍然是目前以及可以預見的將來,對抗腫瘤的主要途徑。
第六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將實踐中國抗癌協會團結全國各腫瘤防治和研究機構的聯合辦會的宗旨,國內抗癌戰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將通過本次大會相互學習最新研究成果和交流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共同應對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